據(jù)了解,每年富硒火龍果基地的果樹種植、護理和采摘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,這讓附近的村民實現(xiàn)了在家門口就業(yè)。家住附近的何蓮芳在基地成立之初,就把家里的土地出租給了基地種植富硒火龍果,沒有了土地的何蓮芳,根據(jù)自己勞動能力,主動承包了基地十二畝富硒火龍果管理工作,靠著出租土地和承包管理收入以及務工收入,何蓮芳成了多薪農民。
何蓮芳說,我家里承包有2畝地,以每畝地1000元錢包給老板,現(xiàn)在我來這里做工,承包這些地有12畝,2000元錢一畝,包多就收入多,一年就有24000元。工作做完后就可以去做臨時工,臨時工80塊錢一天,F(xiàn)在摘果季節(jié),就可以去打包裝,選果,晚上又去加班,加班多就得多。
據(jù)基地負責人、廣西桂平市閩航生態(tài)科技農業(yè)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航介紹,現(xiàn)在已經進入富硒火龍果采摘高峰期,大約半個月就可進行一次采摘,每次采摘有四十萬斤以上,收益是兩百萬元以上,僅僅是富硒火龍果采摘期,就可以吸納大量的農戶來務工,為周邊的農戶提供工作崗位,給他們增加經濟收入。
林航說,務工的人員全部都是請本地的人附近幾個村的貧困戶優(yōu)先。一天80塊錢,每天都是做完工,晚上就付現(xiàn)金給他們,大約每天都有100多人到來務工。
自2017年底,萬畝富硒富硒火龍果種植示范區(qū)項目正式落戶石龍鎮(zhèn)以來,該基地的建設與扶貧產業(yè)相結合,按照“公司+合作社+示范區(qū)+農戶(貧困戶)”的經營模式,實行公司提供種苗,提供技術指導,公司負責產品的保底價收購的方案。合作社計劃吸納100戶以上農戶(優(yōu)先貧困戶)進入合作社,共同種植富硒火龍果,分散生產、統(tǒng)一管理,同時可以解決300人就業(yè),直接帶動當?shù)剞r戶(特別是貧困戶)的增收。
石龍鎮(zhèn)人大主席黃劍斌說,基地建成以后,附近6個村的村民都可以來這里就近就業(yè),每年這個基地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260多個工作崗位,每年僅務工收入就有300多萬元。目前石龍鎮(zhèn)11個村的財政集體資金通過各村的村民合作社入股到基地發(fā)展富硒火龍果產業(yè)分紅,為各村的集體經濟壯大提供了很大的幫助。